首頁 >養(yǎng)花知識> 馬蘭屬于什么植物

馬蘭屬于什么植物

時間:2025-10-13 13:31:00 來源:說植物網(wǎng)

  馬蘭(俗稱馬蘭頭、田邊菊)是春季常見的野菜,常被用來涼拌、清炒或做餡,口感清香脆嫩,還帶有一定藥用價值。但很多人只知道它是“可食用的野菜”,卻不清楚它的植物分類、形態(tài)特征和生長習(xí)性,甚至?xí)c薺菜、苦苣等野菜混淆。其實馬蘭是有明確分類的菊科植物,且有獨特的生長特點,下面詳細(xì)解析馬蘭的植物屬性及相關(guān)知識。

1_new.png

  馬蘭屬于什么植物?

  1.植物分類:屬于菊科馬蘭屬,是多年生草本植物

  馬蘭(學(xué)名:Kalimeris indica(L.)Sch.-Bip.)屬于菊科馬蘭屬,并非一年生野菜,而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,常見于田間、路邊、河岸、荒地等開闊地帶。它與菊科其他植物(如菊花、向日葵)的親緣關(guān)系較近,但植株更矮小,且以嫩莖葉為主要食用部位,而非花朵或果實,這是它與其他菊科植物的明顯區(qū)別。

  2.形態(tài)特征:株型矮小、葉片互生,開花似小菊花

  通過形態(tài)特征可輕松識別馬蘭,避免與其他野菜混淆:

  植株形態(tài):株高通常30-70厘米,莖稈直立,多分枝,表面光滑或有少量短絨毛,顏色為綠色或淡紫紅色,基部莖稈較粗壯,向上逐漸變細(xì);

  葉片特征:葉片互生,形狀多為披針形或長橢圓形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鋸齒(部分品種鋸齒不明顯),葉片正面綠色、背面淡綠色,葉柄較短,嫩莖葉質(zhì)地柔軟,是食用的主要部分;

  花朵特征:花期在5-9月,頭狀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朵呈淡紫色或白色,外形類似小型野菊花,由多個舌狀花和管狀花組成,開花后會結(jié)出細(xì)小的瘦果,成熟后可隨風(fēng)傳播,繁殖能力強(qiáng)。

  3.生長習(xí)性:適應(yīng)性強(qiáng),耐寒耐旱,耐貧瘠

  馬蘭的生長習(xí)性十分“皮實”,這也是它能廣泛分布的原因:

  溫度:耐寒性較強(qiáng),冬季地面部分枯萎,但地下根莖可耐受-10℃左右的低溫,次年春季氣溫回升至5℃以上時,根莖會重新萌發(fā)新苗;耐高溫能力也較強(qiáng),夏季35℃以上高溫時,只需保持土壤濕潤,仍能正常生長;

  土壤:對土壤要求不高,在壤土、沙壤土甚至貧瘠的土壤中均可生長,但若想讓嫩莖葉更粗壯,肥沃、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更適宜,土壤pH值在5.5-8.0之間均可;

  光照:喜充足陽光,每天需4-6小時直射光,光照不足會導(dǎo)致植株徒長、葉片變薄,口感變差,但也能耐受短期半陰環(huán)境,適合在田間、路邊等光照充足的地方自然生長。

  4.價值與用途:食用與藥用兼具,還可作綠化植物

  馬蘭的價值多樣,不僅是常見野菜,還有其他用途:

  食用價值:嫩莖葉富含維生素C、維生素A、膳食纖維及多種礦物質(zhì),熱量低,口感清香,可涼拌(焯水后加調(diào)料)、清炒(搭配雞蛋、肉絲)或做餡(包包子、餃子),是春季受歡迎的時令食材;

  藥用價值: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認(rèn)為馬蘭性涼、味辛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可用于緩解咽喉腫痛、痢疾等癥狀(需在專業(yè)指導(dǎo)下使用);

  綠化價值:部分品種的馬蘭植株低矮、覆蓋性強(qiáng),且耐粗放管理,可作為地被植物種植在公園、綠化帶或邊坡,既能美化環(huán)境,又能防止水土流失。

2_new.png

  馬蘭和薺菜、苦苣怎么區(qū)分?

  三者的核心區(qū)別在葉片和口感:

  馬蘭:葉片披針形、有鋸齒,莖稈有分枝,嫩莖葉有清香,焯水后口感脆嫩;

  薺菜:葉片呈蓮座狀排列,邊緣有不規(guī)則的缺刻(類似鋸齒但更淺),根部有白色須根,焯水后有獨特的“薺菜香”,常用于做餃子餡;

  苦苣:葉片較寬大,邊緣有深裂,口感微苦,莖稈較粗,與馬蘭的清香、薺菜的鮮香明顯不同;

  注意:野外采摘馬蘭時,需確認(rèn)葉片、花朵特征,避免誤采有毒植物(如石龍芮、毛茛),安全起見,建議選擇人工種植的馬蘭食用。

  家庭可以種植馬蘭嗎?

  家庭完全可以種植,操作簡單,且可多次采收:

  種植時間:春季3-4月(利用野生馬蘭的根莖分株)或秋季9-10月(播種或分株),春季種植當(dāng)年即可采收;

  種植方法:分株法更簡單,從野外挖取帶根莖的馬蘭植株,剪去老化莖葉,保留5-10厘米嫩莖,按株距15厘米、行距20厘米種植在花盆或菜園中,澆透定根水;播種法則需將種子均勻撒在土壤表面,覆蓋0.5厘米薄土,保持濕潤,約7-10天出苗;

  養(yǎng)護(hù)管理: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,每月施1次稀釋的氮肥(如腐熟淘米水),采收時留基部3-5厘米莖稈,可促進(jìn)側(cè)枝萌發(fā),實現(xiàn)2-3次采收,滿足家庭食用需求。


相關(guān)文章

養(yǎng)花知識
植物大全